2009年4月4日

「克服迷思概念--教材.教法研討交流」有感

今天上午到培英去參加了這個研習:「克服迷思概念--教材.教法研討交流」

前半段時間是由三民國中的楊文宗老師主講,他談到的一些點,很值得讓人停下來思考、學習。
  • 他提到理化老師很多都要配地科,他甚至為此而還去修了地科學分、參加各種地科研習營。這點讓我很欽佩,因為我看到很多老師都說:「我不是學XX的,所以我不會」,不會怎麼辦?當然就去學啊!我們也是這樣告訴學生的,怎麼老師自己就不這麼做?
  • 莫耳數的概念建立:什麼是1莫耳,這個概念對很多學生來說,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因為太大了。學生可以理解1打等於12個,卻不容易理解1莫耳等於6x10的23次方。但是等到學生到了國三,這個概念就會開始瞭解。
    (我忘記我那時怎麼學莫耳的,但回程的車上,靜伶老師說當初他在學莫耳的時候,學得很挫折,因為就是發自內心不能理解啊。)
  • 清楚教學目標與教學目的嗎?其實我在剛開始教的時候,我很少關心這個部份,我最多就是上課的時候在黑板寫章節標題,不過最近我開竅了,原來讓學生瞭解「這章節要學些什麼?」是很重要的。忘記是季瑾還是靜伶在車上也說,有老師會在黑板旁邊寫上今天要教的綱要,我相信這一定幫助學生進入狀況,這就好像是你在黑板畫表格給學生抄的時候,如果你沒畫外框和各個框線就直接寫內文,學生一定會問「老師,有多少要抄」。但是如果先畫好框線,學生就能預先留下適當的空白來填寫。用這個例子來想知識的建構,先告訴學生要學些什麼,他們就能先搭好知識的鷹架,等著我們一點一點填進去。
  • 評量方式的改變:除了平時考、實驗紀錄簿、上課表現以外,你還有什麼評量的方式?坦白說,我打平時成績還真的只有這些耶,我想不出來還可以拿什麼打成績了(還是因為我懶?)
  • 學生迷思概念的形成,可能因為生活用語和科學用語不同,或是同學的錯誤增強(原本不會的,結果同學教錯),或是老師的知識不足教錯了。我想到幾個例子,像是煮開水出現的水霧,我們都說是「水蒸氣」,不過實際上是小水滴。日常生活說大便是排泄物,不過在科學上不稱為排泄物,像這些都是生活用語和科學用語的不同。前一陣子我也發現,居然有學生以為人全身「只有23對染色體」,所以產生精子之後,就沒有染色體了,這個不能怪學生,一定是我哪裡亂教,壞了。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分科帶開交流,先由培英國中的老師講以下內容他們是怎麼教的。

(1)搞不清楚減數分裂VS細胞分裂
(2)DNA,染色體,基因與遺傳因子之關係
(3)能量塔
(4)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
(5)血液循環
(6)氮循環

要在別的老師面前演示自己是怎麼教的,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啊!不過他們是輔導團的學校,所以就算沒勇氣也要硬著頭皮上啊,感謝他們!

以下是一些心得,包括我聽到的和我的反省

  • 家族學妹的念薇老師(好長的稱號!),談到因為她以前學生物的時候,常常聽不懂老師教的,所以就立下志願要努力把生物教得讓學生都懂,她做了很多教具來幫助學生理解學習。我喜歡他做的一個用軟磁鐵做的大染色體,可以兩個相疊,然後在黑板上做出複製和分離的效果,真酷!另外有個教具是用不同顏色的線段繞在棍子比擬染色體和基因的關係,這個教具我也有做,不過我突然想到,這個教具是不是真的能幫助學生學習呢?

    我應該多問問學生,「這個東西能不能幫助你瞭解呢?」,我很少問學生這個問題,大多數都是自以為是認為「學生應該瞭解我要說的」,其實中間可能有很大的溝渠啊!
  • 怡嘉老師講血液循環時,會用到「左通全身、右通肺」「左出右進、右出左進」的口訣。口訣的運用就是在幫助學生建立自動化的歷程。還有他提到光合作用單元時,有某版教科書的光合作用的示意圖(就是葉綠體旁邊有太陽,上面有原料,底下有產物的那張圖),是把原料的水寫在下面,大概是用來說水是從底下吸上來的。那張圖我之前看到的時候就不太喜歡,因為不符合我們的認知,習慣上我們的進程是由上而下,由左至右,你要反過來畫,不是不能,而是你就得花更多的心智努力去習慣化這個示意圖。
  • 還有一位講血液循環的老師,談到靜脈到心房的連接,他用的是像情書裡寫的「某某某,你就這樣走我的心」。嘿,這倒是挺有趣的。
我很喜歡今天這種的研習交流方式,大家分享討論,感覺真是不錯,雖然人沒有很多,才十來個,奇怪,全新竹的生物老師才只有這樣嗎?不可能吧。更奇怪的是,不會只有我一個男的吧。

下次如果人沒有很多,大家圍個大桌子討論,旁邊弄個黑板或白板,帶來自己的教具,分享教學經驗,這樣感覺應該也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