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2日

探索北關探索館

12/2那天跟著國小輔導團,一起到老梅國小參訪,下午則是到了北關探索館。

館的區域面積不大,但是卻也善用空間配置了許多介紹當地產業和生態的解說品,甚至館內還有3D立體影片可供觀賞。

在館內參觀的時候,有幾個東西吸引我目光。

原來石花菜的學名是Geldim,這就和洋菜粉吉利T有關係啦。其實我到現在還是記不得吉利丁和吉利T誰是誰,查完資料當然會記得囉,可是過沒多久就又忘記了。

到底吉利丁和吉利T,誰是最早出現的呢?

踏上腳踏車,踩動踏板就可以在前面的螢幕中,彷彿看到自己在街道裡騎著腳踏車,當踏板停止時,畫面也隨之停格。



我一直很想設計這樣的作品,面前的影片就拿從埔里開車到武嶺的行車紀錄器影片,車子用飛輪就可以,在車輪上接個轉動感應器,也許再跟Arduino 連接,然後傳送訊號到電腦,再去控制影片的播放和停止。甚至影片也可以改成用Google的街景,車子上的左右手把也可以裝一個傳送訊號的東西,讓街景可以轉彎,甚至,影像的訊號也可以改成用頭戴式顯示器來呈現。

其實整個做好的花費應該不會太多,只是要花不少時間精力,如果有學生想要以此做專題,我倒是很想跟他好好討論一番呢。


在某些博物館裡,展示品的語音呈現往往過於大聲,明明只有你一人站在展品前,可是聲音卻大到旁邊的人也聽得到。

展館裡有樣東西別出心裁,用了一個半球罩子掛在觀賞者上方,請不要以為它跟理髮店的燙髮機器一樣高,展館裡的這個東西是掛在天花板上的。喇叭就放在罩子裡,但方向是朝上的,這樣的設計,讓聲音可以透過罩子折射之後成直線投在觀賞者身上,成了指向性喇叭。
當觀賞者走到定點的時候,才會聽見比較大聲的聲音,而退後一步聲音就變小了。


這讓我想起來,前一陣子看電視看到的科學活動:弄個大氣球,裡頭裝滿二氧化碳,就可以變成「聲音的凸透鏡」。

某A在數公尺之外輕聲說話,某B只要站在大氣球之後,就可以聽見某A的悄悄話。因為聲音經過充滿二氧化碳的氣球時,速度會變慢,進而「聚焦」在某個點,這樣某B就可以聽到某A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