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9日

能力指標、科學素養與學習成就評量標準

這一篇非常「硬斗」,要看促咪文的在此先說聲掰。

我想整理去年到最近的一些關於教育的想法。之前我幾乎不關心課程綱要裡的能力指標,會去看只有兩種情況,一是為了教師甄試,二是為了要寫教案,反正沒看過課綱,也是可以教啊。

而去年因為進入了輔導團,要推動探究教學,所以我再次去看了課綱,開始去想「我們應該交出什麼樣的學生」。我從那些能力指標中,先篩出國中階段的,再刪去理化和地科課程的,最後留下一些我覺得與國中生物有關係的《國中生物的能力指標》,就放在Google 文件裡,有些雖然屬於生活科技的,但是我覺得多少和生物能牽扯上關係,因為「生物科技」啊。

在這些能力指標中,超過二分之一都和探究都有關係,而且非常重視科學過程、技能與科學精神。

在沒有注意能力指標之前,我的教學很容易只放在科學認知那塊而已,就只管學生應該記住什麼知識,沒注意該培養的是能力。其實我們應該常去看看課綱裡的能力指標,看看到底我們做到了多少。

前一陣子怡嘉在某次訪視中,在帶活動前問:「植物有沒有有性生殖?」,這個問題出來,有些理化老師都表示不太確定答案是什麼。

知識內容會被遺忘的。雲門舞蹈教室的廣告文案很棒,它說「身體學會的誰也拿不走」,能力有了,忘也忘不掉。

現在的我們,不知道有沒有有性生殖,只要上網查一下,知識就蹦出來了。記不得,那就去查就好了。這時代,新知識太多了,每天都有,花上一輩子學不完,也記不完。重點是要有能力查,而且要有能力篩選出正確的資料。也就是要有過程技能,也要有思考智能。

上週陸續接觸到幾個重大教育議題,先是周三參加的的學習成就評量標準,再來是周五到校訪視前突然接到一公文要調查《PISA 科學素養評量手冊》的宣導執行狀況。

兩件事情看似無關,但裡頭有些事情是相關的。

目前九年一貫課程只定出能力指標,卻沒有訂出評量參照標準。即將出爐的評量標準就是要提供與九年一貫課綱相對應的評量參照依據,指引教師評量的內容範圍及學生不同等級評定應具備的表現。

學習成就評量標準不是用在會考裡,它共分成五個等級,ABC屬於通過,分別代表「優秀」、「良好」和「基本」,而DE屬於不通過的,代表「不足」和「嚴重落後」。

無論是能力指標或是評量標準,那都只是一個表而已,重點還是落在怎麼教,和怎麼評量。

能力指標告訴的是你要教什麼,評量標準告訴你的是學生可以放在哪個等級,如果不足,那就再幫他們補救。


周三開了評量標準的會議之後,我心中出現幾個大問題,除了標準之間的界線不清楚以外,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有了標準,那麼該用什麼評量去評呢?

C等級就是屬於能夠知道知識,也就是會再認和回憶,而B等級是熟悉知識。A等級則是合理延伸。後兩者都是屬於Bloom認知歷程向度較高的那塊。

我從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學習成就評量指標與方法手冊》的p.64- p.75,整理了自然領域的 《Bloom認知歷程向度分析與示例》。如同下圖,Bloom的教育目標分類,早就在2001年就已經修訂為記憶、了解、應用、分析、評鑑、創造。



看了《Bloom認知歷程向度分析與示例》之後,就會知道平常段考、基測那些紙筆測驗能考到的層次最高大概會到應用分析那個層次,要再高就有點難了,畢竟選擇題要做到這塊,還是有困難。在這種考試裡,就算加入非選擇題想要考高層次的,也有困難,因為那些能力不好評改,也不好出題。

那麼總還是要想想怎麼出題評量那些能力啊,《PISA 科學素養評量手冊》有許多值得參考的試題,也很適合直接拿到課堂上,轉化為討論的題目。

PISA2006的主題是科學素養,他們定義科學素養的內涵包括科學舉證能力、形成科學議題能力、解釋科學現象能力。(1)科學舉證是能夠提出具有證據導向的結論,並說明它的原因;(2)形成科學議題是在解決日常生活困擾的過程中,能夠提出一些問題,然後透過科學探究的方式,蒐集證據進行研究來解決困擾;而(3)解釋科學現象則是能夠充分運用所了解的科學概念和知識,對自然界發生的現象加以解釋。


手冊裡有許多專家教師設計出的題目,我特別推薦要去看那些開放性問答題目。看了就知道可以用哪些題目來測科學素養,知道了怎麼測,就可以在設計教學活動時,知道怎樣才能教科學素養。畢竟科學素養能力是身為公民必須具備的能力,我們都知道「理盲」不好,但是我們是不是一直在製造理盲的學生呢?

在手冊裡《S16筆筒樹的浩劫》第2題討論以生態多樣性的立場,究竟應該怎麼處理罹病的筆筒樹,要說出支持的作法,和支持的理由。這就是在科學素養中辨識科學議題。如果轉化為課堂討論,還可以讓學生互相詰問對方提出的立場,並且為自己的立場辯護。其實這也是培養敘事能力(narrative skills) 的方法,數據或事實不會自己說話,它們需要人們的口頭說明或文字說明才能被理解。

回到先前提的能力指標,其實它想要的不正就是這些能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