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4日

用扶養比看人口變化

最近看到有個新聞說台灣的「少子化嚴重 今年出生數恐跌破20萬」,想起最近看的一本書《資訊圖表的技術  從實例學Excel圖表製作術》,書裡有個單元就是在討論如何呈現出生數的圖表。

如果單就看每年的出生率,那有點無聊。人口研究上有一些比例名詞可以拿來用,像是扶養比(dependency ratio)(中文到底是扶養還是撫養呢?看所得稅的資料,我就寫扶養好了)

幼年扶養比(young dependency ratio):幼年(0-14歲)人口與成年人口(15-64歲)的比例
老年扶養比(old dependency ratio):老年(65歲以上)人口與成年人口(15-64歲)的比例
總扶養比(total dependency ratio):幼年與老年扶養比相加


觀察扶養比的比例可以告訴我們關於成年工作人口在社會安全、醫療或國民教育上面的負擔。當比例越高,負擔就越大


我從內政部戶政司的人口統計資料庫找到「年底人口按性別及年齡」的資料,用上面的公式轉換後得到這張圖。

起點是右下角揉成一團線的地方,那是1946年(民國35年),逐年增加扶幼比。在1962年後,扶幼比開始下降,扶老比逐漸上升。
扶養


光是看台灣資料,不知道這狀況嚴重的程度是怎樣?於是到聯合國人口部找資料
Population by Age Groups - Both Sexes
https://esa.un.org/unpd/wpp/Download/Standard/Population/

找了鄰近幾個國家來畫圖,有日本、韓國、中國。然後就發現,日本的狀況更嚴重了,扶老比超過40%!


各國扶老